首页
关于协会
协会介绍
协会章程
核心业务
组织机构
专家委员会
生态文明
清洁生产
循环经济
环保核查
动态信息
行业动态
协会动态
协会通知
会员中心
入会须知
入会流程
入会申请
会员名录
政策法规
法规法律
标准规范
相关服务
协会服务
下载中心
专业培训
在线咨询
今天是
风
动态信息
行业动态
协会动态
协会通知
行业动态
您当前的位置:
网站首页
>
动态信息
>
行业动态
“江南煤海”贵州: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
时间:2023-01-29 来源:管理员 浏览量:492 分享到:
贵州作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产煤省区,素有“江南煤海”之称,煤炭资源丰富,储量、产量均位列全国第五位。
国发〔2022〕2号文件明确,贵州要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,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。
经过多年来的发展,煤炭工业成为贵州省的重要支柱产业,但
因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,煤炭产业基础薄弱、煤矿“小、散、弱”、优质煤炭产能释放不足、停产停建煤矿较多等问题依然存在。
为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,贵州省委、省政府下决心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。
2022年12月13日,《贵州省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》(黔府发〔2022〕16号,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正式印发。
《实施方案》从顶层设计着手、从近期和远期着眼,明确了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施路径、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,由5个部分组成。主要是锚定2025年、2030年两个关键时间节点目标,
通过推进10项重点任务、施行8项支持政策、落实4项保障措施,
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,夯实能源稳定保障供应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。
主要解决三项突出问题
全力解决煤矿“小散弱”的问题。
当前,贵州省煤矿规模总体偏小,30、45万吨/年小煤矿数量占比超过70%。煤矿分布在8个市(州)、50个县(区),其中煤矿数量3处及以下的县(区)达12个、占比24%。此外,从煤矿企业实力看,1000万吨级以上的企业仅盘江煤电集团一家。
积极破解煤矿涉法涉诉影响生产建设的问题。
据不完全统计,
贵州
全省涉法涉诉的煤矿约300处、产能1.1亿吨/年,涉及案件1245件以上,严重影响煤矿企业发展。
加快补齐煤炭产业发展短板的问题。
当前,
贵州
省还不同程度存在煤矿从业人员素质偏低、年龄结构不合理,综合机械化、智能化发展不充分,“双回路”电源点供给不足,部分地方政府和煤炭行业主管部门专业监管能力还有差距等问题。
力求实现四方面主要目标
战略性调整不是一般的调整,而是推动煤炭产业结构实现整体性提升、质的变化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:
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到2025年,60万吨/年以上生产煤矿产能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、达到70%以上。到2030年,生产煤矿平均产能90万吨/年以上。
二是供应能力大幅增强。到2025年,生产煤矿产能提升6400万吨/年、达到2.5亿吨/年,原煤产量提高4500万吨、达到1.8亿吨、力争2亿吨。到2030年,生产煤矿产能3亿吨/年,原煤产量2.4亿吨。
三是智能化水平加快提升。
到2025年,煤矿基本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,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占比达65%以上,累计建成智能煤矿50处以上。到2030年,煤矿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,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占比90%以上,基本实现智能化采掘作业,累计建成智能煤矿100处以上。
四是安全形势根本好转。
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,重大灾害防治和安全监管效能显著增强,较大及以上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,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。
掌中新贵州
中国新闻社贵州分社主办——阅贵州、看世界,掌中尽览新贵州。
1954篇原创内容
公众号
来源:中新网贵州
编辑:刘美伶
编审:
张伟
上一篇:
国务院安委办通报辽宁省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“1·15”重大爆炸着火事故
下一篇:
总投资690亿 煤化工投资521亿 湖北新项目开工